• 基本介绍
汪集旸
汪集旸,男,1935年10月生于江苏吴江。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水文与工程地质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获苏联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相当于PhD),同年10月回国后迄今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99年改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1979-1981年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任访问教授及美国地质调查所高级客座研究员。1989-2001年任国际地热协会(IGA)主席团成员。1981-1995年任国际热流委员会(IHFC)委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地热和水文地质研究,在大地热流、深部地热、矿山、油田地热和地热资源方面取得大量创新性成果并建立起颇具特色的中国地热研究体系。1970年代开展大地热流和矿山地热研究,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1980年代开展深部地热研究,恢复了华北盆地中新生代热演化史;在攀西古裂谷地区提出岩石圈热结构模式并确定出我国第一个“热流省”;提出在我国东南沿海这类复杂的碰撞造山带,热流(q)--生热率(A)线性相关律不成立的新观点;根据地质构造特点将我国岩石圈热结构划分为五种类型,其中藏南为“热壳冷幔”,而华北盆地为“冷壳热幔”型热结构;指出我国大陆地区总的热背景不高但具“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点。在应用地热方面开创矿山地热工程科技领域,提出矿山地温类型划分及矿山热害防治的地质--工程措施;指出我国地热资源形成分布的构造--热背景并对东南沿海地区水热系统属性提出新看法,认为该区不可能赋存高温地热资源;提出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成因模式并撰写出世界上第一部专著;指出我国大中型含油气盆地地热特征及构造热演化模式,并从地热角度对油气资源潜力作出评价;首次将岩石圈热结构概念引入含油气盆地研究并指出东部“热”盆,西部“冷”盆产生的深部地热背景。   
近年来,汪集旸院士在同位素水文学、水文地球化学领域也有不少创新性成果,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利用同位素水文技术提出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深处很可能有可观的地下水资源存在,该区高大沙山及湖泊群的存在与深层地下水补给有关。他领导的研究集体所撰写的论文《Groundwater maintains dune landscape》已发表在2004年11月25号出版的《Nature》(第432卷)上,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强烈反响。  
迄今为止,汪集旸院士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撰写专著6部,主要论著有《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1993),《Geothermics in China》 (1996) ,《神奇的地热》 (2001),“Groundwater maintains dune landscape”(《Nature》 Vol.432,2004)等。